515经商秘史 | 515 business secret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 515经商秘史
成功领导必有理 失败领导必有因>>
4.成功领导:遇利则公 失败领导:遇利则夺
改革开放,解放了思想.计划经济时期,“越穷越光荣、无利才无私、言利色变”的,这种阻碍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利益观,得到了彻底的纠正. 利,也就是利益.从个人角度看,它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所必需的条件,从国家的角度看,它是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遇利则公,就是对待利益的取舍,态度要端正,行为要公正,符合道德规范.领导干部在利益的取舍问题上犯错误的不少,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因此,潘德昌先生把遇利则公还是遇利则夺,做为检验领导者成功与失败的标志. “遇利则公”,就是有明确的义利观念,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个人利益的得失更要有道德的约束,要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更不可为个人利益讨价还价.也不要见利忘义,要有“李下不摘冠,瓜田不拾履”的精神以正其身,以示其人.“遇利则公”,就要把为人民谋利益,为国家做贡献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和追求.一个人的价值,是看他为人民贡献的大小,而不是自己获利的多少.对待利益,要胸襟开阔,心地纯正,特别是面对金钱的引诱,各种利益的蛊惑,做到心无杂念,目不斜视,昂首直步,经得住利益的考验.这可贵的品质和行为,在物欲汹汹,利念滚滚的今天,更显得尤为高尚和伟大,这是贪利忘义的小人永远也达不到的崇高境界.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有极个别的领导,背弃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弃了为人民谋利益的信念,拜金主义思想严重,见利就上,“遇利则夺”,有的不惜以身试法. “遇利则夺”,是失败领导的通病,对利益的占有欲已经达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他们有永远不满足的私欲,全然不顾法律的约束,道义的谴责,他们共同的表现就是贪,贪得无厌直至贪赃枉法. 遇利则公不仅仅领导要做到,每个人都要做到,只有这样才能使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得到统一和协调一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