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功领导必有理 失败领导必有因>>
成功领导“遇事则担”,失败领导“遇事则推”,一个担,一个推,深刻地揭示了领导者对工作的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
领导,顾名思义,就是发挥带领职工为实现企业的奋斗目标,努力工作的职能.在制定计划目标时,是决策人;在按既定目标工作时,是带头人.领导,对企业的兴衰胜败有不可推卸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领导,肩负着职工的信任和重托,是企业的希望,事业的成败关键在领导.正因负有这重要的历史使命,才具有无尚的光荣.领导,是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展现,是权力的象征,更是为企业发展,为职工利益全心全意服务的公仆.
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不能占着位置不做事,该是什么角色就要充分地表现出来,当官不做事,出事不负责,这样的领导只是一个牌位而已.
错误总是难免的,就是失败也不足以大惊小怪,关键还是看领导的态度.成功的领导总是在自身上找原因,承担失误的责任,保护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得到广大职工的理解、支持、拥护和爱戴,这失败就是成功的开始;失败的领导是眼睛向下挑出职工的毛病而揪住不放,掩盖自己决策的失误,推卸责任,这只能增加职工的逆反心理,失去民心.前者使领导和群众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凝聚力越来越强,后者就会使领导和群众离心离德,丧失战斗力.
遇事则担的领导,视责任为己任,责任越大,越能激发更大的热情,迸发出无比的智慧,无私无畏、勇往直前;遇事则推的领导,视责任为自己往上爬的拦路虎,想方设法推卸责任保自己的乌纱.潘德昌先生教育职工要“有话敢说,有事敢做,有错敢认,有责任敢担”,员工尚如此,何况一个领导呢.领导虽然做不到事事都是诸葛亮,但决不做事后诸葛亮,该负荆请罪的时候也该放下架子来,职工也不是不懂事的阿斗,是非曲直,半斤八两心里也有一杆秤.
“遇事则推”推掉的是领导应该负的责任,推掉了职工的信任.“遇事则担”领导才能和广大职工做到风险共担,同舟共济.